彭聃龄,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教授,认知
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,博士生导师。曾
系统担任普通心理学、认知心理学、心理语言学的教学工作。长期从
事汉语认知研究,包括汉字识别、汉语句子与课文理解,汉语儿童语
言发展、汉字识别的计算机模拟、汉语的脑成像研究等。发表论文
160多篇,部分论文发表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。
近5年主持的教改项目有:
1、心理学课程体系、教学内容、教学手段、实验体系
的改革与实践,
世界银行贷款项目(2000-2003)
2、普通心理学(名牌课建设),教育部高教司
(2003)(2002-2005)
3、高师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,
教育部师范司重点课题(1998-2000)
4、普通心理学(名牌课建设),教育部课题教科规办
(1997)(1998-2000)
5、面向21世纪心理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制的改革研究
(1997-2000)
主持和参加各类科研课题共15项。主要有:
1、脑的高级认知功能研究(国家973课题子课题)
2、汉字知觉及其脑成像研究
(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大课题子课题)
3、儿童语言发展及其认知神经机制研究(攀登计划子课题)
4、汉英双语者语言加工和表征的神经机制研究
(自然科学基金)
5、汉语儿童语言发展与促进(教育部文科基地重大项目)
主要著作:
1、《认知心理学》(1990,2000)
2、 《语言心理学》(1992)
3、 《汉语认知研究》(1997)
4、 《普通心理学》(1988,2001修订,2004修订)。
获奖主要有:
1、教育部颁发的全国优秀教师奖(1998)
2、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(2005)
3、北京市哲学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
(1992,1996,1998,2004)
4、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(1995)
5、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(2001,2004年两项)
|